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道德

数读!最高检工作报告透露了这些重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4-03-16 18:26:32 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透露哪些重要内容?一起来看↓↓↓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

  各类案件425.3万件

  批准逮捕72.6万人,提起公诉168.8万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25.3万件,同比上升28.9%。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2.6万人,提起公诉168.8万人,同比分别上升47.1%和17.3%。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严重暴力犯罪6.1万人

  最高检对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对严重犯罪保持“严”的震慑,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6.1万人。最高检对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把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与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促进新疆等地长治久安。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起诉1.5万人。突出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诈骗、毒品犯罪,起诉35万人。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蒋四兴、薛三元锤杀船员等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让正义虽久必至、虽远必达。


  2023年超九成犯罪嫌疑人

  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

  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不批捕26.6万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起诉49.8万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超过90%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一审服判率96.8%,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36个百分点。


  报告说,2023年,针对轻罪数量持续增长、占比持续上升,检察机关协同各方推进轻罪治理。对轻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诉慎押,减少对抗、增进和谐。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不批捕26.6万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起诉49.8万人,同比分别上升22.5%和12.6%。会同公安部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规定,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2.9万人。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专门意见,统一全国醉驾执法司法标准,形成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衔接的醉驾治理体系。


  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行贿犯罪2593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万人,同比上升9.3%;已起诉1.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干部25人。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配合与制约,与国家监委共同规范提前介入工作,提前介入案件占受理案件的61.1%;自行补充侦查3020件、退回补充调查808件。积极参与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治理,分别起诉金融、医疗领域职务犯罪348人和580人;指导湖北检察机关办理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已起诉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等15人。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行贿犯罪2593人,同比上升18.9%。协同追逃追赃,对1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原行长许国俊贪污挪用巨额公款后潜逃国外二十年,经持续追逃被强制遣返,广东检察机关依法起诉后其被判处无期徒刑,彰显有逃必追的坚定决心。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2.1万人

  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整改合格的1875家企业、2181名责任人依法决定不起诉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2.1万人。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整改合格的1875家企业、2181名责任人依法决定不起诉。


  报告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检察机关注重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2.1万人,同比上升20.4%。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对待,依法平等保护。制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3条检察意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等界限,持续清理涉企“挂案”,坚决纠正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坚决纠正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促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针对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等侵害企业利益问题,出台12条检察举措,促进健全民营企业内部反腐机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企业及其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的,督促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办理相关案件3866件,对整改合格的1875家企业、2181名责任人依法决定不起诉,对415名责任人起诉时提出依法从轻判处的建议;42家企业整改不实,对企业或责任人依法提起公诉。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

  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508件

  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出台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5条举措,强化综合保护。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加强诉讼环节商业秘密保护,防止“二次泄密”。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508件,是2022年的2.7倍。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873件。开展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金融诈骗、破坏金融

  管理秩序犯罪2.7万人

  加强反洗钱协作,起诉洗钱犯罪2971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7万人,其中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1.8万人,保持惩治涉众型金融犯罪高压态势,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坚决维护金融安全。制定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23条检察意见,严厉打击金融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完善证券犯罪执法司法标准,挂牌督办重大案件,起诉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346人,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典型案例,从严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与各级监委、公安机关加强反洗钱协作,起诉洗钱犯罪2971人,同比上升14.9%。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32.3万人

  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1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14.7万人、网络赌博犯罪1.9万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推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制定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21条意见,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32.3万人,同比上升36.2%。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制定指导意见,对在网上肆意造谣诽谤、谩骂侮辱、“人肉搜索”等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严厉打击“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严惩电诈网赌,积极参与打击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深挖严打组织者、领导者及幕后“金主”,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1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14.7万人、网络赌博犯罪1.9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6.9%、13%和5.3%。针对互联网领域侵犯个人信息、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乱象,办理公益诉讼6766件,督促落实监管责任和平台责任,用法治力量维护网络清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2023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在履职办案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法治社会建设。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

  

  2023年检察机关

  发出检察建议3.9万份

  最高检向相关部门分别制发第九号、十号、十一号检察建议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结合履职办案发出检察建议3.9万份,促进诉源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集团公司发出第九号、十号检察建议,防治职务犯罪,共护粮食安全;针对养老机构内侵犯老年人人身权利问题,向民政部发出第十一号检察建议,促进强化监管。



  2023年检察机关向

  1.3万名农村地区受害人

  发放司法救助金1.1亿元

  起诉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2883人,办理涉土地保护公益诉讼9753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专题部署服务“三农”工作,向因案致生活陷入困境的1.3万名农村地区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1亿元。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起诉农村宗族黑恶势力犯罪604人。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起诉820人;指导吉林、黑龙江、河南等地检察机关开展农机安全领域公益诉讼,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依法守护耕地红线、保护高标准农田,起诉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2883人,办理涉土地保护公益诉讼9753件。针对废弃农用薄膜散落田间造成污染,指导江西、贵州、青海、新疆等地检察机关以专项监督促进清理回收,保护土壤生态。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公益诉讼2734件

  起诉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犯罪2089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协同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起诉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犯罪2089人,同比上升37.4%。办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734件。


  报告说,2023年,最高检会同国家文物局发布惩治文物犯罪、长城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协作,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指导辽宁、江西、广西、重庆等地检察机关加强红色资源公益保护,山西、海南、西藏、青海等地检察机关加强石窟寺文物、南海文物、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保护,用法治守护中华文脉。


  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外刑事案件4243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办理涉外刑事案件4243件、刑事司法协助案件220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开通英文官方网站,在陕西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巩固深化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金砖国家总检察长会议、国际检察官联合会等多边司法合作机制,发挥中国—东盟成员国检察官交流培训基地作用,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助力大国外交。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制售有毒有害食品

  假药劣药犯罪1.3万人

  起诉寄递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同比下降36.3%,起诉故意伤医扰医犯罪同比下降51.6%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守护群众身边安全,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犯罪1.3万人,起诉寄递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同比下降36.3%,起诉故意伤医扰医犯罪同比下降51.6%。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紧紧围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


  报告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起诉重大责任事故、危险作业等犯罪4750人,办理该领域公益诉讼1.7万件。黑龙江检察机关开展校园场馆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督促整治隐患5500余处。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2.4万件,同比上升16.8%。协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发出检察建议7442件,推动治理驾驶资格监管漏洞、违法限高限速等问题。与国家邮政局等持续推进平安寄递见成效,起诉寄递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3139人,同比下降36.3%。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专项治理医疗美容行业非法行医、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问题。依法惩治故意伤医扰医犯罪,起诉226人,同比下降51.6%。协同整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依法守护老百姓的“救命钱”。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

  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8.4万件

  起诉破坏资源保护犯罪3.5万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加大破坏资源保护犯罪惩治力度,起诉3.5万人,同比上升6.4%。办理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8.4万件。


  报告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协同整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起诉污染环境犯罪3831人,同比下降11.3%。贯彻长江保护法,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对长江干支流船舶污染问题以公益诉讼立案,沿江检察机关同步办理关联案件575件,推动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全闭环。贯彻黄河保护法,举办首届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检察论坛,会同水利部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协同国家林草局抓实林草湿荒保护治理。会同中国海警局等专项整治盗采海砂。指导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检察机关专项监督外来物种治理、荒漠化防治、黑土地保护。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环境资源检察工作,得到有力监督支持。

  

  2023年各级检察院

  领导干部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6万件

  群众信访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7.3%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部署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各级检察院领导干部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6万件;排查交办1062件重复信访积案,已办结1024件。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山东、宁夏等7个省区市检察机关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试点,对申诉人首次提出刑事申诉、请求国家赔偿的,由公益律师免费代理。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收到88.6万件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99.8%,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7.3%。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万人

  制发督促监护令5.7万份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性侵、伤害、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6.7万人,同比上升14.9%。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情节较轻的,依法附条件不起诉3.1万人;犯罪严重的,依法起诉3.9万人。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协调推动河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依法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会同全国妇联等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制发督促监护令5.7万份。与教育行政等部门联动,共建212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机制。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推动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入职查询制度、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严惩“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侵害等犯罪,协同防治网络沉迷,引导安全用网上网。推动主管部门完善电竞酒店、盲盒市场、剧本杀等监管制度,促进破解新业态未成年人保护难题。优化检察综合履职,携手各方为孩子们撑起法治蓝天。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妇女

  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4.6万人

  起诉家庭暴力犯罪563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部署全面加强妇女权益司法保护,依法严惩侵犯妇女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起诉4.6万人,同比上升10.7%。起诉家庭暴力犯罪563人。


  报告说,2023年,最高检与全国妇联开展专项工作,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2.3万名妇女予以司法救助。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重点监督就业歧视、贬损妇女人格等违法行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1490件。发布典型案例,依法保护农村妇女涉土地合法权益。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等出台规范指引,推动完善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在四级检察院开设接待专窗,畅通妇女儿童权益特殊保护的“绿色通道”。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

  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1983件

  起诉恶意欠薪犯罪1082人,追索欠薪3.8亿元;支持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等权益。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1983件,让爱无“碍”,共享美好生活。积极参与欠薪治理,发布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起诉1082人,追索欠薪3.8亿元。对权益受损但因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欠缺,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同比上升16.8%,保障公民依法享有诉权、有效行使诉权。


  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02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强调,检察机关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国防利益、侵犯军人军属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犯罪,起诉364人,同比上升7.1%。


  报告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02件。持续推进军用机场净空、军用港口和舰艇航道保护专项监督。协同加强部队训练场安全风险防控,防止非法挖捡买卖未爆弹药干扰战备训练、危害公共安全。协同开展“守护戎装”专项行动,依法惩治非法制售军服犯罪。救助遭受不法侵害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1331名。办理英烈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75件。

  

  2023年检察机关

  监督刑事立案、撤案13.9万件

  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876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深化刑事立案、侦查和审判监督,其中,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立案、撤案13.9万件,同比上升68.2%。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


  报告说,2023年,最高检与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中国海警局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1万人、不起诉5.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51.1%和10.4%;对应当逮捕、应当起诉而未提请逮捕、未移送起诉的,追加逮捕1.9万人、追加起诉9.9万人,同比分别上升12.8%和66%。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876件,法院审结后改变率79.9%。


  监督纠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2023年检察机关对“减假暂”执行不当提出检察意见2.6万人次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受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案件同比上升25.2%;对提请、决定或裁定不当的,提出检察意见2.6万人次。


  报告说,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制定巡回检察三年规划,直接对4所监狱、4个看守所开展巡回检察,在福建、河南、重庆、甘肃等9个省区市试点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制定依法推进假释适用、规范暂予监外执行指导意见,既监督纠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又防止该减不减、该放不放。对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督促收监执行3652人。加强财产刑执行监督,提出纠正意见9.5万件,推动执行6.7亿元。

  

  2023年检察机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

  民事裁判提出抗诉

  和再审检察建议1.4万件

  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3万件,依法纠正虚假诉讼9359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做优民事诉讼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4万件,法院审结后改变率88.4%,最高人民检察院对41件典型案件提出抗诉。会同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加强同级监督。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3万件。对5.5万件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强化释法说理,维护司法权威。开展虚假诉讼监督,依法纠正9359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925人。

  

  2023年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万件

  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4.5万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624件,法院审结后改变率75.7%。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4.5万件。会同有关部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万件,其中争议十年以上的780件。

  

  最高检:推动行政执法

  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

  2023年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869件;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移送主管机关处理11.3万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探索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行为,提出检察建议3.2万件,同比上升50.2%。深化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提出检察建议2036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869件,防止以罚代刑;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移送主管机关处理11.3万人,防止当罚不罚。

  

  最高检:推动公益司法保护的

  “中国方案”法制化

  2023年检察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诉前检察建议回复整改率99.1%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2023年,检察机关牢记“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6.8万件。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6万件,回复整改率99.1%,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对发出公告或检察建议后仍未解决的,依法提起诉讼1.3万件,99.96%得到裁判支持。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完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转化机制,与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建“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立法计划,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配合,推动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法制化。

  

  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立案侦查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1976人

  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176人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强调,检察侦查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司法腐败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影响司法公信,必须依法严惩。2023年,检察机关加大检察侦查工作力度,对在诉讼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犯罪,依法立案侦查1976人,同比上升36.5%。对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确需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依法立案侦查176人。

  

  最高检: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

  在人民监督下依法履职

  2023年聘请95名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新一届特约监督员;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72件提案;纠正执法司法人员侵犯律师执业权利2355件;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24.8万件次,同比上升96.1%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强调,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在人民监督下依法履职。数据显示,2023年,最高检聘请95名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新一届特约监督员,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72件提案。检察机关纠正执法司法人员侵犯律师执业权利2355件。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24.8万件次,同比上升96.1%。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参与检察活动1715人次;走访2239名全国人大代表,当面听取意见。认真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报告、调研座谈时提出的3016条意见建议,逐条落实、逐人回复。认真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230件书面建议,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务实举措。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民主监督。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参与专题调研、公开听证等活动296人次。组织特约检察员专题调研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常态化联系,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深化与全国工商联协作,共同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民营企业家专场检察开放日活动,共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履职制约。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不捕不诉案件依法全面审查。对法院宣告无罪的公诉案件逐案复查、落实责任。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建立年度交流会商机制。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全国律协建立年度四方会商机制。与司法部、全国律协制定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十条意见并联合督导落实。


  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案件当事人全面公开办案进程、处理结果,向社会及时公开重要案件办理情况、检察法律文书,每季度发布检察办案数据、典型类案等。做实检察公开听证,对有争议有影响的审查逮捕、拟不起诉、信访申诉等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评议,帮助当事人解“法结”、化“心结”。共举行听证25.8万件次,同比上升22.1%,其中信访案件听证后化解率78.6%。

  

  最高检: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

  成为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表彰38个全国模范检察院、59名全国模范检察官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检察机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制定实施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意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弘扬检察英模精神,表彰38个全国模范检察院和马玮玮、屈欣等59名全国模范检察官,培育“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最高检: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融互促

  深化检校合作,共建38家检察研究基地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专业素能建设。其中,深化检校合作,共建38家检察研究基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融互促。


  报告说,2023年,最高检制定检察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常态化开展检察官与其他执法司法人员、律师同堂培训。评选49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举办全国十佳公诉人等业务竞赛,培养检察业务领军人才。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28件,发布指导性案例33件。深化检校合作,邀请11名专家学者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组织106名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精选180门检察实务课程进课堂。

  

  最高检:把“有质量的数量”

  和“有数量的质量”

  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

  2023年检察机关个案平均审查起诉时间较2022年减少4.8天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强化检察业务管理,制定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健全检察业务指导体系、评价体系、制约监督体系,遵循司法规律,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与2022年相比,个案平均审查起诉时间减少4.8天,捕后判决无罪和免予刑事处罚下降24.8%,受理刑事赔偿案件下降30.5%,抗诉案件改变率上升6.3个百分点,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信访下降7.9%,法律监督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最高检:坚持严的基调

  深化干部队伍教育整顿

  2023年检察人员记录报告有关事项23.8万件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强调,法律监督机关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要勇于自我监督。坚持严的基调,深化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坚决防治“灯下黑”。2023年,最高检扛起系统内巡视政治责任,制定五年规划,扎实开展对省级检察院党组第一轮巡视。剖析通报检察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身边人身边事做实警示教育。持续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有问必记录,逢案必倒查,有责必追究,检察人员记录报告23.8万件,同比上升40.8%。

  

  最高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

  2023年选派322名业务骨干到西藏、新疆、青海支援工作,优选20名基层院检察长到最高检挂职,选派28名最高检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化上级检察院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机制,协助地方党委配齐配强基层院领导班子。加大培训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培训基层检察人员2.1万人,其中基层院检察长685名。会同财政部制定基层院装备配备标准。深化检察对口援助,组织讲师团到西部地区巡讲支教,选派322名业务骨干到西藏、新疆、青海支援工作。优选20名基层院检察长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选派最高人民检察院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

  

  最高检从六方面

  对2024年检察工作作出安排

  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实人民群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持之以恒提升法律监督能力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说,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从六方面对2024年检察工作作出安排——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二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全力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重大毒品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推动完善轻罪治理体系。


  三是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提供法治保障。加强环境资源检察工作,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融入平安、法治、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探索建立法律监督与法治督察衔接配合机制,让法律监督更有力有效。


  五是做实人民群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加强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加大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力度,深化检察听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加强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等民生领域司法保障。与相关部门深化协作,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农民工合法权益,合力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六是持之以恒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一体加强政治能力、业务素能和职业道德建设。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原文链接:http://www.jl.jcy.gov.cn/mtbb/202403/t20240311_63404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最高检发布《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

下一篇:句句响亮!最高检工作报告这些表述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