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观察

为党育才献策,如何出圈出彩——重庆探索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

发布时间:2024-04-13 23:36:12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漫画/乔宇

  4月1日正午,渝中鹅岭二厂的网红打卡点游人如织。阳光照耀,不少人晒得睁不开眼。旁边,一条连接二厂和李子坝的绿荫步道芳草萋萋、行道树笔直挺立,为往来者提供清凉的绿廊。

  这条步行绿道,是2023年重庆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城市绿荫工程”的重点项目。而推动步行绿道建设纳入市级民生实事清单,源于市委党校市级机关处长班学员谢宝华主笔撰写的《推动实施“山城高温出行遮荫工程”的建议》。

  谢宝华的建议,是他在市委党校学习时参加项目组开展项目研究的成果。成果的背后,既有他本人的观察调研,也凝结了市委党校指导教师理论提炼的心血。

  2023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要求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围绕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如何推陈出新、积极探索?

  一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历程——

  在碰撞交流中凝练成果

  谢宝华的建议能纳入决策并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非一日之功。

  谢宝华一直关注城市遮荫问题。来到党校,他与班级同学开展研讨,碰撞思维火花,对这一问题有了更系统深入的思考。项目组的指导老师、市委党校副教授蒋云飞帮他总结提炼,倾心给予指导,最终形成了这条有分量的咨政建议。

  “带来自己的问题困惑,带来对工作的对策建议,带来自己工作的典型经验。”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刘君华介绍,党校要求来学习的学员要做到“三个带来”,除了对培训需求摸底,更是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员在党校学习和相互讨论中持续深入思考。

  刘君华说,党校要求对不同学员进行差异化精细化安排,要让学员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建议来,带着答案、带着思路、带着方法走。

  为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启发,学校开展分类别专题教学。学习时间2个月的主体班学员一入校,就根据兴趣自主选择5个学习方向中的一个开展学习,“二次分班”让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这五个方向分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与数字重庆建设、美丽重庆建设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机关处长班学员、市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处长王顺辉选择了“方向一”。他发现,和他一样选择的学员来自市级部门、区县等不同领域、多个层级,每个人对双城经济圈建设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

  “无论是微课堂还是现场研讨,都是思想盛宴。大家从双城协同、项目落地等多个角度谈自己的理解,分享经验做法。”王顺辉说,汇集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让自己能跳出商务看“双圈”,拓展了工作视野,理清了研究思路。教学指导老师还在成果汇集、交流形式等方面给出高质量的修改意见。

  3月29日上午,王顺辉代表“方向一”的同学上台汇报。他聚焦双城经济圈协同建设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三级联动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双圈”专属支持政策、统筹两地重点产业布局等建议,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提高站位抓工作,带着思考推工作。”他表示,要尝试把党校的探讨成果变为实际应用。

  区县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江北区鱼嘴镇镇长郑懿选择的是“方向二”。“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接触的工作比较琐碎。”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没想明白的地方,通过这次学习交流,现在有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抓住通道建设机遇,积极选准赛道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做好产城融合这篇大文章。

  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艾勇介绍,在分类别专题学习的基础上还成立项目组,由一位资深教师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撰写高质量的咨政报告,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谢宝华的建议正是成果之一。

  在项目组内,学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出点子,资深教师指导提炼,学员的实践优势和教师的理论优势得到整合,产生“化学效应”,把金点子转化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去年,市委党校共撰写咨政报告115期,其中学员主笔撰写85期,“学员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成果离开”。

  一次不寻常的“参观考察”——

  在经典场景中深刻领悟

  3月21日上午9时左右,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门口,一辆满载的大客车停在这里。参观者拿着笔记本有序下车,他们没有直接前往展厅,而是绕行来到旁边的会议室坐下。

  参观者中走出一位女同志,来到会议室前排打开幻灯片,屏幕上现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重庆行政学院 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现场教学”一行字。她叫刘琳,是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的副教授,也是主持这次现场教学的老师。围坐的40余人正是参加“方向三”的领导干部学员。

  刘琳开门见山,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从创新驱动、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带领大家把握了“脉络”后,刘琳把视角切回到现场教学点——重庆京东方。总书记在这里看了什么、说了什么、与谁对话,当时的调研对话等场景,在幻灯片的播放和她的讲述中一一呈现。她还把“供给侧”“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等关键词在幻灯片上一一标红。

  “参观学习即将开始,请大家带着问题参观思考。”刘琳抛出两个问题:结合个人感受,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结合重庆实际,如何推进科技创新。

  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与公司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有意识地去“扣题”找答案:一边参观企业的新产品,一边思考自己工作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发力点;一边触控玻璃面板体验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使用场景,一边思考如何在自己分管领域使用创新成果。

  在随后的研讨中,围绕问题、结合参观和刘琳给出的信息,学员们思绪万千、发言踊跃。市级部门的学员主要围绕引育科技人才和重大科技项目、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等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区县乡镇的同志则重点围绕如何使用最新科技成果助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谈打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来自彭水自治县的学员、棣棠乡乡长郭唐敏感慨,现场参观学习帮助很大,也感觉差距很大。总书记视察重庆京东方,带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深意,这次学习下来有了更深刻领悟。他所在的乡正在开展智慧养老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正是使用科技创新成果的时机,他要在今后工作中因地制宜把科技创新成果用好用足。

  “现场教学是一个三段式的教学。”刘琳介绍,参观学习前有理论导入,讲清楚选这个点的意义是什么,尽可能还原总书记视察时的场景,围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炼出关键词,再向学员抛出问题,让大家带着思考去参观。参观后有交流研讨,之前的知识铺垫和直观感受让学员交流的愿望更强、内容也更实。

  “现场教学不是一般的参观考察走马观花,而是一堂课。”刘君华说,从去年开始,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生动实践,市委党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足迹,在果园港、重庆京东方、石柱中益乡等地集中力量打造了“‘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三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

  “在这几条线路上开展理论导入、现场讲解、互动交流,能引发思考。”去年底,学校又专门出台了现场教学流程规范,进一步明晰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保障等工作流程。

  一堂直呼过瘾的讲座——

  在体系学习中拓展视野

  3月27日下午2点半,在市委党校教学楼,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徐瑶带着她的课程《“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进302教室。记者跟随学员们一起聆听。

  徐瑶是复旦大学博士,研究国际关系,她从最近20年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变化说起,从中美关系发展变迁的角度切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得出一个观点:“一带一路”倡议,改变的是中国人的开放观,构建的是新时代具有战略纵深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引发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大家逐渐放下笔,目不转睛看着幻灯片上的内容。接下来,徐瑶分享自己曾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考察时的所见所思,从地缘等角度观察重庆及双城经济圈在内陆开放中的独特优势,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课题,分析了“走出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出应坚持政府牵头、企业践行、智库支撑来深耕陆海新通道。

  “如果你想带外地朋友逛重庆,会选择去哪里?”讲解中,她问了学员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大家对城市魅力与开放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讲得很有料,听得很过瘾。”聆听这堂课的学员、市政府研究室二级巡视员余淳珍说,老师的授课不只停留在理论阐述,而是紧贴当下中国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重大命题,把他们团队推动决策的研究成果直接与我们分享。有观点和想法,更有数据和算法,“数据的背后是思维,是分析和比较,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联想就更多。”

  徐瑶说,党校学员都是领导干部,希望自己的课能帮助大家把全局观念、战略思维的框架搭建起来,“就像是画画,框架要先出来。”徐瑶备课前还会收集学员的困惑,及时做好政策等重要信息的归集吸纳。

  为让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市委党校专门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体系,共设计开发158门课程。建立教研部门、教务处、校级三级集体备课制度,对学员评教“好”等次比率三次低于90%的课程“回炉重造”,以工匠精神反复打磨出党校金课。此外,邀请市委领导、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委中心工作为学员作专题报告,帮助学员进一步打开视野、放大格局、创新思维。

  在党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余淳珍说,通过学习,感觉自己的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得到很好的提升。郑懿说,党校学习让自己对本以为熟悉的事物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党校姓党,党校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理论教育、政治训练,传授一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积极承办第二期“智荟巴渝”大讲堂,突出“高端、前沿、权威、实战”,着力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希望给领导干部带来更多启发,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实践注入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8235.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利剑护蕾|耕种法治心田,让法治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重庆市委老干局组织开展省级老同志文体活动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