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缘,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素有“中原余音,南疆锦绣”之美称。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隆里古城因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古碑、古桥、古井等众多文物古迹而名扬中外,而龙标书院是隆里古城最古老的文物古迹,也是贵州历史最悠久的书院。走进隆里古城丁字街仰望龙标书院,唐代遗留下来的独特古建遗风让人流连忘返。走上龙标书院的鹏程桥,犹如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远古的唐代,此时书院里传来学子们吟诵《三字经》的琅琅书声,犹如看见“诗家天子”唐代进士王昌龄在给学子们传道授业的一幕幕……
王昌龄与龙标书院
相传天宝七年(748年),唐代诗人王昌龄因写《梨花赋》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至此。龙标地处偏远,常被误认为险山恶水出刁民,其实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各少数民族团结友爱,各部落友好往来,由于远离朝廷,所以边民并不把王昌龄看作一个有罪之人,认为他不仅是一位来自京城的朝廷命官,而且是满腹经纶的文化人,边民们都对他敬爱有加。王昌龄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上,他极力把优秀的汉族文化播撒到这块极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土地上。他创办龙标书院,传教授学,开化风俗。在王昌龄的影响下,龙标各少数民族部落开始学习使用汉字,逐渐能用汉语交流。作为龙标县尉,王昌龄狠抓社会治安管理,一边教化民众,一边赏罚分明,一时间龙标城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外,王昌龄还改变了龙标原始的劳作方式,指导各少数民族群众用牛耕田、兴修水利、开荒造田,扩大农业生产。在任期间,由于王昌龄传教授学、变革民风颇有德行,与龙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地人称其为“状元”。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自唐王昌龄公”。今天,锦屏隆里还有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碑文、状元墓等纪念王昌龄的历史文化遗迹。而后人纪念王昌龄在龙标的诗词更是数目繁多,仅黎平府人士留下来的纪念诗词就多达200余首,并有《剑劈石》《千年古柏》《王昌龄夜遇芙蓉仙》等传说。
由于战乱,明代时龙标书院仅存遗址。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依旧址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地方战乱,书院再次被毁。清雍正三年(1725年),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重建龙标书院。雍正年间龙标书院号称黎府八大书院之榜首,足见它在当时黎平府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一送红军
1934年秋冬时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隆里古城。1934年9月,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北进,分南北两路进入贵州省黎平县。北路从丘团直插中黄,经新化、隆里到达鳌鱼嘴(今敖市镇)与南路红军会合。由于以往只要国民党军队经过,总是闹得鸡犬不宁,百姓遭殃。所以,隆里古城居民谈兵色变,加之国民党政府当时宣传把红军诬作土匪,导致隆里古城人民误信,听闻红军来了,全城老少跑到山上躲避,留下一座空城。红军一面以口头、标语和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一面派战士到田间唤回逃散群众,并帮逃散者打完已割未打之谷。
据隆里古城年过九旬的王培义老人回忆,他的父亲心中隐约感觉红军是“好军”,所以当红军的一位排长和气地提出指路的请求时,父亲马上答应。贵州境内山高路险,荆棘丛生,行走十分艰难。茅草划破了手,乱石磨烂了脚,父亲一声不吭地领头带路,直到把红军部队送到10公里外的大路上才准备返回。当时已是冬天,晚上又冷又黑,红军留父亲吃了夜饭,排长特意送他一盏马灯,还送给他两块毛皮包脚取暖。有了明亮的马灯照路,父亲一路大步流星回到家中,一觉睡到大天亮。等红军离开隆里古城时,人们返回家中见到财物丝毫未动,纷纷议论红军与以往部队全然不同,是不祸害老百姓的队伍。红军留下了很多标语,所宣传的革命主张,不动古城人民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都给隆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送红军
1934年12月,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从湖南靖县、新厂往马路口进入黎平中黄后,分路的另一部分经新化到隆里宿营。这次中央红军到来后,隆里人民不但没跑,得知消息的群众反而沿隆里古城三街六巷挨家挨户通知“红军来了、红军来了……”继而通过城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发动群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挥动写有“欢迎”的三角小旗,到城门外欢迎红军。地方上的开明绅士也纷纷出门欢迎。红军在隆里古城宿营期间,帮群众医病、舂米、打扫街道庭院,还留下了很多标语,群众则主动挨家挨户凑集柴草粮食供应红军。红军在龙标书院门前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和北上抗日等革命主张,晚上与古城汉戏班子联谊演出。红军走时,全城老百姓送出北门,取道状元桥往婆洞方向前进。这两次红军经过隆里时,一路上散传单、写标语、搭台演戏,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撒下革命星星之火。
龙标书院外,石板路上,红军队伍的足迹已无处寻访;古巷道中,人呼马嘶的声音也早已消失。然而,二送红军的故事,一盏斑驳的马灯,再次勾起人们对陈年往事的回忆。红军长征时期,所经之处,秋毫无犯,纪律严明。那匆匆而过的身影,尽管发生在87年前,却让隆里人民久久不能忘却。对于长征的精神和意义,毛泽东是这样总结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书院立,书声起,历经千年,几经治乱,几度焚毁,几次修复,龙标书院始终屹立不倒。历朝历代,从书院走出莘莘学子。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有的跻身庙堂经世济民,有的栖身市井传道授业,同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座龙标书院,使隆里人文蔚起,风开百代,而龙标书院也见证了隆里人民对红军的深情厚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汪霏霏)
上一篇:两只书箱
下一篇:成仿吾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