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时评

七一时评|在改革新时代展现基层“三治”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4-09-12 07:08:59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基层治理关乎国家安危和民族未来,正所谓:“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广大基层干部要用好“枫桥经验”,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改革大局贡献基层力量。

  以自治筑基,“共治共享”画好“同心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中央各项政策指示工作落实的关键核心在人。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发挥基层人才的主动性,提高基层百姓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关键在于强化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凸显基层党组织统筹治理工作的“主心骨”地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在周围、服务在身边,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感、归属感,通过激发党员的模范意识,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同时要向基层群众广泛传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更大程度让群众提高自觉性、调动创造力、增强责任感,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大家庭各项事务的决策和治理中来,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实现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的角色转变。

  以法治固基,“定分止争”强化“纪律盾”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基石,必须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各领域,坚持把运用法治思维、推动良法善治作为基本治理方式,让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除险固安”。基层法治需要解决好普法难题,架起法治传播“连心桥”,消除群众对基层法治的误区、盲区,基层党组织要善于为法律知识添“地”气,通过召开院坝会、板凳会,利用广播、情景剧、文艺演出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知识通俗易懂、过程妙趣横生、思维由浅入深;党员干部要当好基层法治的“先行兵”,以法律法规为明镜,遵法守法,常态化营造好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让法治“星火”燃起“燎原大势”。

  以德治强基,“春风化雨”润淳“万民风”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华美德绵延千年,德治在“润物细无声”中净化民风、推动文明。道德是一切良治善治的“源头活水”,基层德治用独特的柔性教化方式滋润着民风民心,能够从根本上强化群众道德意识、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避免出现基层治理浅表化、僵硬化等现象,促进治理成效显著提升。基层德治要注重以文养德,结合当地实际,深挖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梳理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正确观念、优良品德、模范精神,让传统美德之光照亮基层治理之路;同时结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对基层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创新,不断探索更多更优道德评议激励机制,积极找寻群众身边先进典型,广泛深入开展表彰宣传活动,以群众善举树立道德标杆,引导群众向上向善、争当模范,努力营造向德看齐的社会氛围,打通基层德治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快车道”。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825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做实政治监督 护航改革事业

下一篇:七一时评|“耳聪目明心有根” 群众工作做得深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