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时评

谨防形式主义“跃然线上”

发布时间:2024-09-12 08:22:38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上下齐心、有序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明显实效,会议文件、报表报告、调研接待的数量和频次大幅减少,基层一线干部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工作质效得到提高。但形式主义的“根子”并未被彻底铲除,仍像生命力顽强的紫茎泽兰一样,在东边才被消灭,它挪个“窝”到西边继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笔者发现,有的形式主义从线下“跑”到了线上,其隐蔽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为多样,有必要来几记“重拳”,把线上的形式主义“一网打尽”。

  第一“拳”,打网络问卷“泛化”。基层情况调查、满意度测评、意见建议收集……五花八门的问卷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呈现此起彼伏的趋势,有同志感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问卷问不到。”有的问卷设计不合理,问题的表述形式具有很强的诱导性;有的问卷调查对象不明确,你我他都可以填,针对性不强;有的问卷内容过细过全,动辄十几页,20多分钟才能填完,难免让人产生“选择疲劳”,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随意勾选、敷衍应对的情况就会出现。有的测评在转发问卷链接时同步提供参考材料,导致表面上多数人都能得高分,但实际上部分人连测评项目都没读完。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样本不仅无效,还会影响整体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调研为基层减负是好事,但不能仅用一张问卷取而代之,发放问卷只有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并与其他调研手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问卷调查本身应有的效用。要精心设计问卷内容,精准确定问卷填写的对象范围,科学进行数据分析研判,真正让问卷问出实际情况、问出真知灼见、问出安危冷暖、问出所期所盼。

  第二“拳”,打微信建群“异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开展,清理、整合了不少微信群。群少了,但群里的人多了,“群友”彼此所在的部门、行业、领域不尽相同。我们都知道,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有的信息针对某些人是有用的,而对另一些人则是一种干扰和多余。因此,如果信息都发在整合后的群里,对与之无关的人来说,不仅没有实际价值,还容易覆盖有效信息;如果单线发送,则工作量会成倍增加,严重降低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单位、部门以“花式群名”重新建立起多个微信群,以生活群之名行工作群之实,兜兜转转回到原点。笔者认为,微信群只是传递信息的途径之一,精简微信群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但群的数量不能“一刀切”,有的群的存在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增加了信息传递效率,整合或解散都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源头上减少通知、留痕要求,回归按需建群的原则,科学整合精简微信群,扬长避短地把信息化手段辅助工作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拳”,打线上培训“弱化”。线上培训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基层一线、减轻基层负担的有效手段。有的培训以集中观看直播教学的方式举办,有的则以自学录播视频的形式开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后者的效果要大打折扣。为了满足课时需求,有的学员将视频打开“挂着”,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同步“刷课”,认为这是“一举两得”;有的学员想方设法采用多倍速播放视频,不顾课件一闪而过、声音模糊不清,只希望进度条能再跑快点儿;部分平台具有离开课程页面自动暂停播放,或间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简单互动的功能,对此,有的学员不惜“重金”,请人“代刷”网课……凡此种种,皆与教育培训的初衷背道而驰。笔者认为,应双管齐下破解线上培训的形式主义问题,一方面要结合学员需求,针对性地策划、录制授课视频,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员爱不释“课”、学而不厌;另一方面也要从学员主观能动性上入手,引导学员弘扬尚学之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克服工学矛盾,积极主动参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张大磊(芒市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9/10/4572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争做“三者”书写文化改革发展的绚丽新篇章

下一篇:让闲人“闲不住”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