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你们耐心普法,我以为能拖就拖……”2024年5月20日,重庆市长寿区拘留所,当得知法院提前解除对自己的司法拘留后,任某某流下两行热泪,这其中既有感动,又带着无尽的悔意。
原来,因资金周转不灵,未能付清35万元合同尾款,任某某被供货方一纸诉状起诉至长寿区人民法院。由于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法院决定对他执行司法拘留15日。
任某某入所后,出现不适症状。一方面,管教民警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照顾,让他感受到“执法的温度”,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另一方面,管教民警对其开展谈话教育、释法明理,为其算清“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引导他主动履行法院判决。
经拘留所多方协调,在任某某被拘留的第4天,原被告双方达成协议,由任某某亲属现场支付17.5万元,剩余欠款于2026年5月底前付清。
近年来,重庆公安监管部门坚持党建统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探索“拘调融合”机制,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化解矛盾,成效显著。2023年以来,全市拘留所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3600余件,被拘留人员排查覆盖率达100%。
2024年2月7日,重庆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通报2023年全市拘留所精品课件、经典案例和业务能手评选结果。其中,沙坪坝、城口、石柱等区县拘留所的社会矛盾化解案例分别被评为公安部经典案例和重庆市公安局经典案例。
化解了一起长达10年的纷争
2022年5月的一天,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路工业园区,响起此起彼伏的吵闹声,原来是陈某又一次组织部分居民去某商品混凝土厂“要说法”。10年间,双方因噪音问题数次发生纷争。
争执中,陈某母亲郎某索性躺在工厂运输车辆进出的路口,拒不让路,工厂正常经营秩序被扰乱。厂方报警,警方认定郎某的行为的确构成扰乱单位秩序,公安机关处以她行政拘留5日。
在石柱县拘留所里,郎某分外委屈:“正常生活被工厂噪音侵扰,为了讨个说法,自己反被拘留。”
郎某入所时,拘留所便按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拘调融合”机制,从办案民警那里了解到事情概貌,并将郎某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安排驻所医生、管教民警关心她的生活。
拘留所特地请来医学专家,根据郎某的入所体检结果为她讲解其本身存在的慢性疾病,同时告诉她相关的医学知识。
此外,管教民警专门为郎某提供病号餐和免费的生活用品。在她平复情绪后,拘留所领导和管教民警多次与其谈心谈话,从拉家常开始感化郎某。管教民警还安排郎某与家人通电话,与她的家人一起帮她疏导心理问题。
经过两天的关心帮助,郎某建立起对管教民警的信任。管教民警开始就混凝土厂与居民噪音纠纷一事,一笔一笔地给郎某算“法律账”。
在管教民警的引导下,郎某开始理性审视整个事件中的双方得失,客观看待矛盾纠纷。最终郎某认识到,解决问题需双方冷静沟通。
在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机制下,拘留所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给石柱县公安局。
为解决这个为期10年的“老大难”问题,该县组建起以县公安局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调研实际情况,3次部署接访。县公安局协调该县环保局、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路街道党工委等单位,组织精兵强将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不仅如此,县公安局还分别召集该商品混凝土厂相关负责人、居民代表开展座谈,从情、理、法多方面开展协调。矛盾双方从抵触到缓和,最终相互理解。
2022年10月,在各部门的建议下,该商品混凝土厂拿出新的整改方案,并就整改效果、整改期限等内容细致地征求相关居民意见,居民对新的整改方案表示满意和支持。2023年5月,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困扰双方10年的矛盾纠纷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调解了一起100万元的案件
2023年1月14日,春节临近,本应欢欢喜喜等着过年的潘某等人却垂头丧气:在这天,他们因涉嫌扰乱单位秩序被城口县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6日。
时间回到2022年8月初,在潘某牵头下,一行人承接了某送变电公司在城口县的塔基项目。原本在工程做完之后,就可以拿着工程款回家过年,但事情的走向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在工程完工后,双方对工程款结算费用产生争议,差额达100余万元之多,因此用工单位对尾款迟迟不予支付。
有关部门介入后,双方仍然协商无果。接着,自2022年12月30日起,潘某等人多次到位于渝中区的某送变电公司上级公司反映诉求,其间吸引大量群众围观,严重影响该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2023年1月13日,潘某等人驾车准备再次前往该公司讨说法,在出发时被公安机关带离。
进入拘留所时,潘某等人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拒不配合工作。
城口县拘留所的调解工作旋即展开——
组织所内骨干力量向办案单位了解潘某等人基本情况和案情经过,并由所领导带队到施工业主方走访,详细了解纠纷起因;在生活上对潘某等人给予真诚关怀,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为其增加衣物、被褥,有针对性地调整食谱;每天由所领导带领管教民警逐人开展谈话,细致了解潘某等人的具体诉求。
在拘留所的关心关怀下,潘某等人逐渐建立起对拘留所的信任,负面情绪得到纾解。权衡利弊后,潘某等人意识到,与其一直僵持 ,不如再与公司谈判一次。
考虑到该起纠纷涉案金额大,且矛盾日益激化,为尽快化解矛盾,城口县拘留所迅速向县公安局汇报,争取支持。2023年1月16日,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刑侦、治安、派出所等警力到拘留所为潘某等人开展普法释法工作。
次日14时许,在城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城口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拘留所内签订付款协议。至此,一起因工程款引发的案件在拘留所内被成功办结。
平息了一场“民转刑”的纠纷
2023年3月5日,因涉嫌吸毒,戴某被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处以行政拘留14日。
转入拘留所时,戴某情绪激动。据办案单位反映,戴某有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两个子女的读书问题也一直未解决。
不仅如此,戴某与前妻离婚时未做好房产分割,多次发生债务纠纷,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多次调解,双方均未达成一致意见。
戴某入所后,拒绝与人交流,情绪低落。
对此,拘留所一方面将其列为重大风险人员,对其实施24小时关注;另一方面,针对戴某对抗管教情绪严重、拒绝与人交流等特点,拘留所决定以情感关怀为切入点,拉近他与管教民警之间的距离。
拘留所通过真诚关怀戴某所内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逐步赢得他的信任。得知拘留所派人到自己家里进行慰问并主动帮助其子女联系学校解决上学问题后,戴某逐渐消除对立情绪,并主动与管教民警沟通。
在一次谈话教育中,戴某气愤地说:“我们共同买的房子,凭什么拿给她的父母住?”
原来,戴某与前妻离婚时,并未对房产进行分割,现在房子由戴某子女和前妻父母共同居住。
因为这个问题,戴某多次与前妻发生纠纷。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拘留所立即对他开展说服劝解工作。
为防止戴某与前妻矛盾纠纷演变为“民转刑”案事件,拘留所召开所务会,就戴某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制定重走访、找症结、强联动的“三步走”措施。
一方面,管教民警向戴某家属、所在社区、辖区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详细了解戴某与其前妻的种种恩怨;另一方面,该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矛盾症结,针对性制定工作措施。
经前期工作了解,基本明确戴某与前妻的矛盾纠纷症结在于房产使用和子女抚养费问题。
对此,拘留所立即启动矛盾化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积极邀请戴某前妻与街道、派出所、拘留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经过近6个小时的调解,戴某与其前妻初步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将房子作为两个子女的居住地,并且戴某在出所后要努力工作,按期支付子女抚养费。
戴某出所后,管教民警又帮他协调解决了零售摊位的租赁问题。
后来,戴某履行承诺,定期支付子女抚养费,与前妻的关系也日渐缓和。至此,一起极易演变为“民转刑”案事件的社会矛盾得以顺利平息。
“开展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公安机关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重庆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全市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走深走实,以奋发有为的斗志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不断推动全市公安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范正新:老骥犹存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