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任务千头万绪,问题纷繁复杂,唯有锚定目标严格照办,以钉钉子精神聚力攻坚,涉险滩、蹚深水,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改革巨轮行稳致远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也需警惕个别地方和部门出现照搬现象,或政策文件“原汁原味”转发,或新瓶装旧酒、用旧经验应付新问题。这种不实的工作作风,让照办变成机械性照搬,究其原因,既有懒政思想作祟引起的不想办,也有能力不足带来的不会办,还有信奉多干多错导致的不敢办。如此“照办”,必将影响改革进程,辜负群众期待。
照办不照搬是抓改革落实的必然要求,既要时时处处与党中央对标对表,又要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创新性转化,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不断优化细化中落地见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循规蹈矩、敷衍塞责,担不起改革重任,只会贻误时机。要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认清历史责任,增强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讲党性、讲原则,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畏难、不退缩。要深刻理解照办不是盲目“循上”,只有敢于创新,打破“围绕上级指示原地转圈”的思维束缚,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照办不照搬,要有科学的决策做支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的决策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要在吃透“上情”基础上,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改革任务要求与地方部门实际的结合点,在摸准“下情”中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最优解。要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程序,最大程度集众智、汇众力,在多样化观点碰撞和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减少改革阻力。
改革创新,关键在人。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改革成效的好坏。要做到依事择人、人岗相适,把善抓改革的干部及时放到改革急需的岗位上。做深做实干部考察,让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冒出来,汇聚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细化实化选人用人标准,重用改革促进者,问责改革不力者。聚焦提高干部改革能力,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组织撑腰鼓劲,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最大底气。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干部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冲锋陷阵。要建立容错机制,宽容“探索性失误”,让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的干部“轻装上阵”,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干事创业,为大胆照办不照搬者加油打气,营造鼓励改革创新、宽容改革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
上一篇:释放基层党建“公转”效应
下一篇:对标对表与敢作善为(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