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在线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金昭:宽严有度 勤俭惠民

发布时间:2024-10-16 19:52:58 作者:佚名   来源: 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在永嘉县岩头镇上村,有一处六柱三楼式的木石结构牌坊,柱础为四角内削方形石砌墩,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明、次间都有大小额枋,还建有雀替、丁头栱,这就是明嘉靖年间为庆祝金昭进士及第而建立的纪念性建筑——金昭牌坊。

  

  金昭牌坊

  金昭(1516—1581),原名德昭,字懋卿,永嘉岩头人,曾任大理寺廷尉,其所著《按痛编》又称《六论》,对学习、待人、治家、处事、修身、为官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对后世影响很大。据岩头《金氏宗谱》记载,公元1566年,金昭考取甲榜进士,被赐建牌坊两座,其一在温州市区兵营巷口,后被拆毁,其二在他的家乡岩头镇。金昭牌坊制作精致,为温州石木牌楼上乘之作,1989年12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于律己 名题金榜

  金昭少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其叔金守异见金昭聪颖乖巧,悟性很高,便资助其读书,希望他成为国家栋梁。10岁时,金昭师从乐清知名学者、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侯一元,被侯公誉为“简珠璇璧”。金昭弱冠即入府学,屡次考试都是优等,后又从学于著名学者绍兴司理王继津。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35岁的金昭参加省试,考取了举人,这时金昭的学识与品行已广为人知。公元1566年,金昭51岁时参加嘉靖己丑科殿试,考取甲榜进士,授大理寺平事。“俭约是养德治家之本”,金昭告诫自己要生活俭约勿求于人,不与品行不好的人结交,远离赌博、游戏等不良嗜好。金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宗旨就是“为身之一助”,在律身方面提倡做人要光明磊落、见义勇为、务实为本。

  公义昭昭 宽政惠民

  金昭为官清廉,政绩卓著,隆庆二年(1568),穆宗皇帝评价其曰:“擢于廷对,筮仕廷评,晋陟令官,俾谳庶狱,能以经饰律,断狱求情……”遂擢金昭为大理寺左寺副,不久又擢为大理寺副,升任南京大理寺正。因其精通大明律条,忠于职守,尤擅于刑狱,善断难决之案,1569年冬,金昭回家奔丧守制回京后被提升为廷尉,位列九卿。他认为:“审理诉讼案件有‘四要’,公、慈、明、刚是也。”金昭主张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为政以法律为师”,故为人称道。

  金昭少年时家境贫寒,边耕边读,深知民生多艰。为官之后坚持以民为本,体恤下情,更以“当官莫忘耒耜”来提醒自己关心民间疾苦。当时瑞州赋税偏重,成倍高出邻州,民不聊生,农民四处流亡。金昭执行“法从轻、赋从薄”的宗旨,一面劝谕安民,实行爱民育士、崇学赈灾的政策;一面向上级陈述瑞州人民的负担过重,因其言辞诚恳,得到了上司的准许,使瑞州赋税减半。他履任瑞州才一个来月,就“刑清讼简、庶几一体”,实现了他造福一方的为政理想,后来永嘉出身的官吏,大都遵行这样的宽政惠民的政治伦理。

  《六论》育德 家风传承

  金昭一生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学说,不断总结读书的体会、为人处世的经验,对读书修身进行深刻思考,并有所发挥,著有《按痛编》。因全文分论学、律身、处事、接物、教家、莅官六个部分,故又称《六论》。《六论》用心良苦地教诲后人,对提倡纯洁的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家训是一种无声的嘱托,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和传统风尚。金昭在《六论》中要求子女“不能一日不学,不读则耕”“勿贪富嫌贫,处世务有技艺”,从小注重培养子女的品性。在金昭的家风家训引导下,金氏族人秉承“公、慈、明、刚”的优良家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断传承延续,德育子孙后代。

  (永嘉县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zjsjw.gov.cn/zhuantizhuanlan/qinglianwenhua/jiaguijiaxun/202410/t20241009_229056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专项监督护航资助政策落实落细

下一篇:省机场集团: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